父母必看網專業(yè)分享一些父母怎樣教育孩子、如何教育孩子學習等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讓每個家長能夠正確地教育孩子,使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學孩子教育的方法,上父母必看網。網站:http://www.fumubikan.com/
父母必看網今日分享話題:如何教育青春期的孩子
案例陳述:
林林今年11歲,河南人,小學5年級,從小就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爸爸媽媽在他一歲的時候就到北京打工,平時沒有時間回去看他,只是過年才能回家看看,有時林林放寒暑假來北京待到開學。
媽媽敘述:
我兒子從一歲開始就是爺爺奶奶帶,老人特別溺愛孩子,有好吃的可他吃,造成孩子有好吃的都不知道給別人留,自己都吃了,我跟他奶奶說,不要這樣教孩子,會把孩子教壞的,到時他吃什么感覺都是應該的,不知道想著父母;還有孩子不愛跟人說話,有次鄰居的爺爺來了,喊了他好幾次他都不答應,后來我問他為什么爺爺來了叫你不答應,他不說話,就是笑,我跟他說家里來人要跟人打招呼的,后來在來人他就知道打招呼了,但我們一離開他就又變了;再就是脾氣不好,他做錯事情,說他就開始哭鬧,有次他的作業(yè)做錯了,他爸爸給他改正,他哭著說“我沒有錯,老師就是這樣教的,你做錯了”,還特別有理,反正每次說他,他都有很多理由回答你,真讓我頭疼,現(xiàn)在馬要上初中了,我真擔心這孩子會學壞,我該怎么辦?
案例分析:
目前林林的媽媽的問題是,自己和丈夫都在北京,沒有時間教育孩子,孩子都是由老人照顧,但老人對孩子的教育觀念和方式不正確,造成孩子的一些壞習慣,比如:不愛跟人打招呼、吃東西不知道讓大人、哭鬧等。父母在孩子面前已經沒有威信,這樣下去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主要原因是:
1、父母缺乏與孩子相處的時間
這個案例正是目前許多家長面臨的是,家長在教育中沒有時間,為了家里將來的生活能好一些,而離家在大城市打工,由于經濟上問題不能把孩子帶在身邊,只好讓老人跟帶,一年回家一次,缺少對孩子的照料和教育,對于成長中的兒童特別是年幼的兒童來說,長期與父母的分離不利于親子之間親密感情關系的建立,也失去了相互了解的機會,家長在孩子心目中沒有威信,是家長沒有教育威信的直接原因。
2、缺乏教育責任感和義務感
高度的教育責任感和義務感是父母應具備的首要素質。當家長將教育的責任和義務委托給他人時,用將教育的主動權放棄了。雖然沒有時間和經濟原因是家長沒有盡到教育責任的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是家長缺乏教育責任感義務感。
3、教育不一致
由于家庭中,老人和父母在受教育背景、教育理念、文化水平、個性特點等方面存在差異,而又沒有明確統(tǒng)一的教育計劃,家庭教育中就出現(xiàn)了不一致的現(xiàn)象。老人和父母在認識和要求上的不一致,必然會以不同的情緒、不同的態(tài)度、不同的做法暴露在孩子面前,孩子往往會喜歡袒護自己的一方,會抵觸批評自己的一方。這對孩子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品德和性格的培養(yǎng)帶來不利的影響,而且直接影響家庭教育的效果。
咨詢建議:
1、 強化父母的教育責任感
作為家長,應該明確撫養(yǎng)和教育孩子不僅是父母的法律責任,也是對孩子、家庭、社會應盡的義務。因此,無論多忙,都不應該放棄、推卸自己的責任。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家長應認識到,養(yǎng)育孩子是父母雙方共同的事業(yè),父母雙方有共同的責任。
2、增強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老人父母對孩子的態(tài)度要一致,對孩子的教育要求要以一貫制,使孩子的品德和行為按照統(tǒng)一的要求發(fā)展。
老人和父母應當做到互相配合、步調一致,即使有意見和分歧也不能暴露在孩子面前。因此,老人和父母之間要經常溝通,有意見要通過交流做到統(tǒng)一。
3、父母要運用正面激勵調動孩子改正錯誤的積極性
對于孩子要求嚴格,對孩子的錯誤不遷就是正確的,但愛之深,責之切不符合孩子心理發(fā)展特點,在改正孩子缺點時,一味地指責不盡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也使孩子無所適從,應相信孩子有改正的能力,對孩子提出明確的要求,并鼓勵孩子的點滴進步。
4、父母要把握好孩子的青春期
孩子馬上就要上初中了,初中是屬于青春期,對這和家長來都是非常關鍵的階段,父母要把握好這個階段跟孩子的相處,應該做到一下幾點:
(1)父母應該把孩子帶在身邊
(2)父母要調整和孩子的關系,要做孩子的良師益友,在尊重和理解的心理氣氛中推心置腹,使孩子樂于傾訴、相互了解,真實情感得以交流。
(3)要理解孩子的需求和追求,對孩子的正常需求,應努力恰當?shù)赜枰詽M足;不能立即實現(xiàn)或者要求過高的需求,要耐心勸導,而不要呵斥。
(4)要尊重孩子的獨立意向和創(chuàng)造精神。父母要建立民主家風,鼓勵孩子參與家政,傾聽孩子的見解,鼓勵孩子的創(chuàng)見,使孩子能認識到自己在家中的道德價值,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責任感以及承擔家庭義務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