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好民生,神馬都是浮云”、“hold不住貸款,小企業(yè)發(fā)展很悲催”等,這些令人忍俊不禁而又發(fā)人深省的“網言網語”,并非出自普通網友之手,而是來自臺州兩會期間的代表委員們。
與以往以“文件語言”為主,讓人正襟危坐的“官腔官調”相比,今年的兩會,記者發(fā)現從會議代表委員發(fā)言到分組討論,都捎帶上了“網言網語”。
“打響臺州特色文化牌,讓別的城市羨慕嫉妒恨!”政協委員樓祖民在關于《挖掘海防文化資源,打造臺州特色文化品牌》的發(fā)言中,“給力”的幽默,使現場嚴肅的氣氛輕松了不少。
在代表委員們的分組討論中,就餐閑談間,也不時有“給力”、“hold住”、“傷不起”等網絡詞匯閃現。
從嚴肅的“官腔官調”到幽默的“網言網語”,代表委員們改變的不僅僅是語言上的“活躍、幽默”,也意味著代表委員們以更加務實的姿態(tài)對待社會問題、民生問題,以更寬容的胸懷,接納來自社會各方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