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的故障率呈盆狀曲線。設備安裝使用初期,由于設計問題、裝調問題、環(huán)境適應問題、操作使用問題、磨合問題、……,故障率一般較高。但運行一段時間,機床各方面狀態(tài)趨于穩(wěn)定,故障率也就降低了。長時間的使用,磨損、老化、失效、疲勞使設備的故障率劇增,設備進入老化期。機床是由機械部件和電氣系統(tǒng)組成。電氣元件隨壽命增加而會性能下降;機械部分又由結構件和滑動、滾動部件組成,滑動滾動部件會隨著時間的而磨損,功能喪失及精度下降,但結構部件會隨著時間的流逝穩(wěn)定性更加提高。有金屬構成的結構部件,使用初期必然有應力存在,應力會使結構件不斷的變形,結構件的變形是一個很離散的東西,這一變形是機床處于一個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經過長期使用的設備,其內部應力也被逐步釋放,機床使用的年代越久,應力釋放的越徹底。機床大修即就是所謂的機床再制造。機床是否具有大修價值,決定于機床結構部件在機床整體成本中所占的份額。到達壽命周體的設備的歸宿,一是報廢分揀回爐,一是大修賦予新生。如果機床中的機械結構部件還占一定的份額,報廢回爐會使一些性能優(yōu)異的部件變成廢料,即就是再精密冶煉也難以達到原有的特性,再次冶煉勢必會浪費能源,污染空氣。對于工業(yè)文明來講,機床大修是一項具有人類延續(xù)價值的偉業(yè)。機床大修的難度與工作量遠遠大于新機床的裝配制造。新機床的裝配是遵照圖紙要求,按照規(guī)定的工藝,對合格的零部件進行裝配,不合格或不合適的零件可按照要求進行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