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德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營:社保便民服務終端,社保卡便民服務,社保卡基層公共服務,金融社??I(yè)務
您現在的位置: 機械及行業(yè)設備 > 行業(yè)專用設備 > 商業(yè)專業(yè)設備 > 廣東德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供求信息
載入中……
[供應]德生科技打造農村服務網點實現社??☉糜行禄鶎?
點擊圖片放大
  • 產品產地:廣州
  • 產品品牌:德生科技
  • 包裝規(guī)格:V1.03
  • 產品數量:60000000
  • 計量單位:臺
  • 產品單價:800000
  • 更新日期:2019-08-06 16:26:12
  • 有效期至:2020-08-05
  • 收藏此信息
德生科技打造農村服務網點實現社保卡應用有效下基層 詳細信息

   隨著社會保障服務的推進,全國的社??òl(fā)放將接近“人手一張”的目標,那么要讓老百姓手中的社保卡充分應用起來,離不開社??ㄓ每ōh(huán)境建設,社??☉镁W點的建設是整個社??ㄓ每ōh(huán)境建設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
 
    目前,農村相對于城市而言,社??ㄓ每ōh(huán)境不太理想,服務網點數量少,特別是針對農村及偏遠地區(qū),對智能手機和電腦相對不熟悉的用卡群眾而言,如何積極穩(wěn)妥的拓展社??ǖ母黝悜?,全面建設成熟穩(wěn)定、覆蓋廣泛的用卡環(huán)境,將社保便民服務延伸到農村基層服務網點,真正讓廣大農村持卡人享受到社保卡的實惠,將成為人社相關部門當今和今后一段時間面臨的主要課題。

   搭建基層農村服務網點用卡環(huán)境

   針對當前這一現狀,德生科技通過調查、走訪、分析后,針對農村地區(qū)用卡群眾的特點,德生科技提出了在基層農村地區(qū)建立服務網點并配備小型社保便民服務終端的服務思路,并開發(fā)出了適合鋪設在農村服務網點的終端社保便民服務終端德生寶,它具有體積小、易安裝、好維護、可視化操作等特點??梢院芎玫臐M足基層地區(qū)群眾的服務需求,據了解,截至2017年年底,德生科技已經在全國70多個城市建設了逾萬個社保應用服務網點,全方位打造“農村社保服務網點建設”項目,在安徽、江西、江蘇、四川等多個省市,老百姓通過小型社保便民服務終端德生寶實現足不出村,或就近家門口,就可辦理“查詢、繳費、取款、咨詢”等各類社??I(yè)務。

  構建多業(yè)務高頻次社保金融應用服務 

    德生科技通過在實踐中發(fā)現,農村服務網點及終端建設需要不斷豐富金融社保卡應用功能,提高用卡活躍度,鞏固社??ɑ緲I(yè)務的同時,大力拓展社保卡衍生或增值服務,拓寬金融社??ㄊ褂梅秶?。因此,在互聯(lián)網大格局下,發(fā)揮社??ǖ妮d體作用,成功孵化了“社???實名農戶”項目。“實名農戶”——中國首個社??▽嵜菰崔r產品信息服務平臺,借助“德生寶”金融社保便民服務終端,提供配套的軟件系統(tǒng),打造“云平臺+智慧終端”,模式幫助農村持卡人實現社保服務的基本應用的同時通過這個平臺進行社保卡應用功能應用能實現增收創(chuàng)收。 

   實名農戶,是基于社??ㄍ卣箲么罱ǖ霓r產品信息服務平臺,通過“云平臺+智慧終端”的方式搭建社??☉铆h(huán)境,將便民的社??跋嚓P拓展服務直接送到村口,實現了持卡人足不出村就能通過終端設備方便、快捷的實現網上銷售農產品。據了解,截止到目前為止,已有廣東增城、安徽等多個省市上線了“實名農戶”項目。值得一提的是,在5月17日—18日,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信息中心翟燕立主任、高琦副主任一行,蒞臨德生科技考察指導“社???實名農戶”扶貧應用。調研活動結束后,翟主任一行對“實名農戶”工作予以了肯定。

   德生科技通過打造農村服務網點并運用“云平臺+智慧終端”的方式搭建社??☉铆h(huán)境,有效解決了農村地區(qū)社??ㄓ每ōh(huán)境不理想等相關問題,方便了基層群眾的社??☉?,同時實現了社保卡服務在基層地區(qū)的有效落實,而通過解碼社保卡金融應用,實現了社??ㄔ谵r村地區(qū)的高頻應用,讓社??ㄟ@張“民生卡”切實的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的。同時也為人社等相關部門通過社??ńo予老百姓提供更便捷、更契合他們實際需求的服務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同類型其他產品
免責聲明:所展示的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內容的真實性、和合法性由發(fā)布企業(yè)負責,浙江民營企業(y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友情提醒:普通會員信息未經我們人工認證,為了保障您的利益,建議優(yōu)先選擇浙商通會員。

關于我們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最新產品

浙江民營企業(yè)網 m.bus1net.com 版權所有 2002-2010

浙ICP備11047537號-1